貢寮
請問貢寮的特產主要是什麼呢?
請問貢寮的特產主要是什麼呢?
貢寮地名的由來 小朋友有沒有聽過你們的父母講過祖先是如何來到我們貢寮這塊土地的呢?是不是大部份都從福建來呢?那你們有沒有問過在從福建來前這裡又住了什麼人呢?想了解這個
就要好好聽阿公為你們講解我們的貢寮。
其實在從福建來前
這裡原本是住著凱達格蘭族
是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的一支
分佈在台北縣市、基隆、宜蘭等地
我們講閩南語的祖先因為福建等地無法生活
而移民到台灣
後來有一些則順著山路及海邊
移到了貢寮
與在貢寮的祖先凱達格蘭族人通婚
因此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著凱達格蘭族的血液
有機會小朋友可以回去問問爸媽
我們祖先的故事
以了解我們貢寮的過去。
我們貢寮的很多地名
原本是用凱達格蘭族人稱呼
如貢寮有人說是“ㄎㄨㄥ ㄚ ㄌㄧㄠ′”凱達格蘭族設陷阱用來抓山豬的繩索
一說是西班牙與凱達格蘭族人訂軍事協定西班牙人進貢之地
但不論是何者
都訴說貢寮曾是凱達格蘭族人定居之所的歷史淵源。
而龍洞是凱達格蘭族語言的“拿當”水洞之意、荖蘭是凱達格蘭族語的音譯
為“路”的意思;和美以前叫做蚊仔坑是凱達格蘭族語“苦楝樹”的意思
因為以前種有許多苦楝樹;舊社以前叫做龜霧社
為帽子的意思等等
都是例證
也希望小朋友以後可以就地名去查資料
問自己的爺爺奶奶
那些可能是凱達格蘭族的語言轉變的呢!
貢寮的故事-我們的驕傲 大家都知道我們是一個以漁業為主的地方
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魚類在我們家鄉的這片海域裏
三月的時候是苦蚵仔、煙仔虎、鯖魚
五月時是四剖魚、臭ㄇㄚ′、青鰻
秋天是象魚、冬天是鯊魚與鮪魚
而四季不同的石花菜、紫菜、髮菜等更是隨手即可得
所以在民國68年前濱海公路未開通前
自然資源如此豐富的三貂灣可說是個自給自足的世外桃源
連外地的船都會到我們這裡來等待魚兒的到來。
濱海公路未開通前
我們所捕獲的魚
除了自己食用外
只能走山路送到外地去賣
阿公還記得那是一條很辛苦的山路
從澳底經過雞母嶺、金瓜石、茶壺嶺送到九份
那時的九份產金
是很富裕的地方。
長輩們為了將捕到的魚獲賣得好價錢
在凌晨捕完魚後
將魚煮熟
三點從澳底出發
翻山越嶺走四小時
七點才到九份
這是一段很辛苦的路途。
另外
有少部份則以火車載運到基隆去賣
但為數不多。
小朋友有機會你們也可以沿著這段路
回顧一下阿公曾走過的路。
除了捕魚外
我們也有農作
但我們的田地不像台灣其地方那麼廣闊
大部份是梯田
除了種些自己食用的蔬菜外
由於很多人到外地工作
農作獲利不大
大部份都休耕
沒有在耕作
但仍有一些梯田種著“ㄊㄧㄠ ㄐㄧ′”中藥裏的淮山
賣給台北地區的人。
但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夠珍惜我們海域的資源
如以前飛魚來我們這裡產卵
日本人喜歡吃魚卵
長輩們就用草席平舖於海面下
飛魚像打機關槍般地下卵於草席上
不到多久就可獲得很厚一層的魚卵
加工外銷給日本人
雖然獲利許多
但卻使得我們的海域再也看不到那麼多美麗的飛魚了。
二來濱海公路所帶來的不肖的觀光客他們非法毒魚、炸魚、電魚、製造垃圾污染
使得我們的海域裏的魚群日漸減少
如今連貢寮原生的龍蝦也快要消失了。
海洋是我們家鄉的世代以來維繫生命的依據
沒有海洋
就沒有貢寮
唯有愛護我們的海域
也才有我們美麗的貢寮。
時間到了
好好地去看看我們的海域
你們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下次再告訴我們
你想到了什麼與我們分享。
漁燈的演變 小朋友你知道我們常常看到漁船上圍成一圈很漂亮的電燈球功能是什麼嗎?..答對了
是吸引魚群進網用的
可你們知道在電燈還沒發明以前祖先們是用什麼捕魚的嗎?我們的長輩們曾經使用過四種不同的材料
來產生亮光吸引魚群
最早是竹子
後來是煤油球、電石
現在才是你們常常看到的電燈球
想了解我們的長輩們如何來使用它們的嗎?讓阿公慢慢告訴你們.最早期燃燒竹子的方法
不是整根竹子拿下去燒
一根竹子燒是不夠亮
也吸引不到魚的
且一根竹子很快就會燒完的
是將很多根竹子敲散
切成一段段再捆成一把一把的
敲散是為了讓它們容易燃燒
捆綁成一把把是為了讓光度夠亮
以吸引魚群
燒完一把再補充另一把才能趕上燃燒的速度
這樣的方式
以三條船為一組
中間的船負責燃燒竹子
另兩條船則在兩旁下網
等魚群聚集在火光下
兩條船再合力起網
所捕獲的魚都是以千斤計算的呢!
且常常因魚量過多
拉不起來
而只好把魚網割破
讓魚群游回海裏
這也顯示了我們貢寮的海岸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
希望我們都能好好愛護
才能在我們的家鄉
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美麗的漁鄉-貢寮。
接下來阿公要介紹的是日本統治時用的兩種方式
也是我年輕時用的方法。
日本人統治台灣時
1905—1945年
我是1920年代出生的
是日本人統治台灣的中期
日本人改變了以前的燃燒竹把的方式
使用煤油球
煤油球很貴
但手續比較簡單
一個煤油球燃燒的時間也維持的比較久
而它的亮度也比火把更亮
可吸引更遠更大的魚群
而這時的魚船也比較大型
魚網可支撐更多的魚兒上網
所賣得的錢不但足以付煤油球的費用
而我們工作時也省下許多力氣。
日治時代末期
日本人開始教我們漁民使用燃燒電石
電石的使用方式很複雜要用三個桶子
將電石置於有撮洞、並外接一條管子的小鐵桶中
管子的出口也接上一有撮洞的鐵桶
另準備一較大、有半桶水的鐵桶子。
到了海中
將小鐵桶勾放進有半桶水的鐵桶中
電石遇水
即產生像瓦斯一樣的氣體
延著管子
就聚集到了有撮洞的鐵桶
點火於有撮洞鐵桶子將之燃燒
在海上形成的光炬
一顆電石燒完前
再投入另一個
待到魚群聚集
另外兩條船再將魚網拉起
千斤魚兒就成為我們的魚貨。
二次大戰結束
日本人走了
在距今約20年前的國民政府時代
電池開始普遍使用
燃燒煤油球的方式
漸漸改成用電燈球的方式
就是你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
電燈球圍繞著漁船
而漁船也越來越大型
形成單隻漁船作業捕魚的方式
所獲的魚貨
讓我們無憂無慮的生活
也讓我們的貢寮繁榮
這是我們貢寮的驕傲
也希望你們也能還擁有豐富捕魚經驗與生活。
傳統的漁船:獨木舟與雙槳 小朋友前面我們有介紹過我們的祖先有凱達格蘭族人、漢人
而他們也都出海捕魚
但他們的漁船卻有不同的造型
也有不同的名字喔.小朋友你有沒有看過電視上介紹過響尾蛇
響尾蛇的頭部是高高直立看著遠方的動靜
尾巴也蹺起來感覺空氣的流動
因為我們的凱達格蘭族人傳說自己是蛇的子孫
所以獨木舟就以響尾蛇為造型
舟前是像蛇的頭部向前看
中間挖空
舟尾向上蹺起
再加上美麗的圖形
就成為獨木舟。
而我們的漢人祖先則是用木板組合成叫做雙槳的船
船頭、船尾也都是向上蹺起
外表則繪上彩繪
比獨木舟大
也比現在的小型漁船大
長約七公尺
寬為一公尺半
由於船大
需要兩名滑槳者
所以叫做雙槳。
這兩種船
都被的電動馬達船所取代了
馬達船雖然很方便
但顏色與造型卻都單一化
雙槳現在僅有一部在石城作業
很難再看到了
而凱達格族的獨木舟卻消失了。
阿公希望
能有個博物館
讓年輕的晚輩能有機會欣賞先民不同的生活面貌。
希望有一天再看到美麗的獨木舟與雙槳在我們貢寮的在海面上呈現他們美麗的身影。
房屋篇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澳底以前的房子就像是目前在馬崗、卯澳兩個漁村還可以看到一間間用大小不同的石頭和珊瑚礁蓋成的石頭屋
他們用泥土來凝固石頭間的空隙
其中用一些較大較長的石頭讓石牆更為堅固
所以小朋友下次可以仔細看看
分別那些是珊瑚礁、那些是石頭呢?在石頭屋的周圍有時候可以看到一面面用石頭疊起的石牆
它的功用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水泥堤防一樣
是用來敵擋海浪
保護我們的家。
不管是石頭屋的就地取材或抵檔大浪的石牆
都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先民是如何和這特殊的海洋環境相處。
“漁民曆” 小朋友我們就生活在海的左右
那你們知道我們如何判斷什麼日子適合出海補魚嗎?除了天候的判斷之外
農民曆是最重要的判斷依據喔!
因為農民曆是隨著月亮的變化而計算日期
而在海中如河流般流動的洋流隨著月亮的變化而變動著農曆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圓前後五天左右
海流速度較快
範圍也較大
當然這時候就不適合出海補魚
其他時候就是所謂小流的時候
也是我們開船出海或潛水捕捉龍蝦的時候
若計算錯誤
我們出海都會有危險
所以農民曆叫做農民曆但是稱之為漁民曆一點也不為過。
海洋中的河流--洋流 我們貢寮的海域是很特別的
由鼻頭角和三貂角兩大夾岬角所形成的海灣
叫做三貂灣也叫做鹽寮灣
我們前面所提到的洋流從鼻頭角流到三貂角大概要四小時左右
碰到三貂角會再彈回去
形成一循環不息的海域。
除了這自成一系、循環不息的海域外
我們的外海
夏天會有從菲律賓上來的溫暖洋流
是水色較暗但卻清澈的黑潮
冬天時會有從北方下來
水溫較低而白色混濁的大陸沿岸流
這兩個洋流
都會帶來不同的魚群
豐富我們的海域
也是我們重要的依靠。
這樣的洋流變化
可是我們海的子民不可或缺的知識喔!
海中蔬菜:石花菜、髮菜、紫菜 小朋友
你們知道我們貢寮的漁村在不同的季節
地面就畫上不同的顏色
因為陽光的照射
顏色還會日日不同
像三月份
有些是深紫紅色
有些是米白色的
像暑假時就會是紫色的
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你們平常可以看到我們貢寮地面上的畫
是別的地方很難看到的喔!
其實這是我們貢寮的特產
因為我們有乾淨美麗的海洋
海有豐富的生命
除了不同種類的魚之外
還有不同的海中蔬菜。
春天到來
擺脫冬天綿綿細雨
陽光普照
石花菜會在海中珊瑚礁岩的縫隙上
開始茂密生長
漁村裡會潛水的人
不論男女都要潛海採集
採集的過程
通常都要早早去採
採回來的石花菜是深紫色
要泡在清水中清洗雜物
清洗後要放在陽光下曬
曬完一天後
再收回屋裡
隔天也是一樣要清洗再曬
石花菜的顏色會漸漸變淡
像這樣要曬約7、8天
形成每天不同的顏色平舖在馬路上
直到石花菜整個變成米白色
就收成了。
到了夏天
是髮菜生長的季節
髮菜是紫紅色的
長在海蝕平台(海棚)上
細細的髮菜裡
夾著很多的沙子
採回的髮菜要很辛苦的清洗
再拿出去曬
若太陽很大
只要曬一兩天就夠了。
秋冬的海蝕平台主角則是紫菜
一般別的地方的紫菜是曬乾的
我們則只是洗乾淨後瀝乾
就拿出去賣
很多吃過我們貢寮紫菜的人
都會再過來買
因為只是瀝乾的紫菜更保留了許多“海的滋味”。
小朋友回去再吃到這些海中蔬菜
回味我們平常所看到的不同顏色
再來告訴阿公你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
我們另一種朋友──龍蝦 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世界裡
龍蝦可說是隨時可見
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龍蝦是有很多種類的
大小花紋也不一樣
而捕捉龍蝦的工具又是什麼呢?我想有些小朋友可能知道
也看過
若阿公有說漏的地方
你們要幫爺爺補充喔!
光我們貢寮的海岸
就有八種以上的龍蝦
有很大的
一隻約三公斤左右、灰白色的沙蝦
有很小的
一公斤紅色的紅腳仔
有青殼、白長鬚、二公斤左右的白鬚仔
有頭大身小的大頭仔
還有青黃色的北關蝦、暗青色的金門蝦、青、紅的花點仔……
每種都有牠們不同的顏色、特性與生存的區域
有機會你們可以好好研究
說不定你們可以發現更多不一樣的龍蝦。
而捕捉龍蝦的工具
早期是用二公分的特製魚鉤
綁在竹竿上
去鉤取在礁縫的龍蝦
後來就以竹子做成大型剪刀狀的竹夾子
代替特製魚鉤
因為竹夾子比較不會傷害到龍蝦。
我每次潛水到海裡去
都會很感動
因海裡是多彩多姿
很美麗的世界
而我抓龍蝦時也會注意只抓大的不抓小的
若是產卵的季節
也不抓牠們
這樣龍蝦族群才會生生不息
也才有永遠的龍蝦族群在貢寮的海域生存。
“釣”花枝與“彈”軟絲仔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常聽長輩們說
他們要去“彈”花枝?我想你們大概都知道這花枝跟軟絲仔是我們貢寮很重要的海洋動物
要捕捉他們是用假蝦餌
你們都看過吧?但是為什麼一種用“彈”的
一種用“釣”的?這有什麼差別?其實我們貢寮一年四季除了農曆三月外
都有花枝(烏賊)和軟絲仔在海中悠游
因此在天候適合出海的夜晚
你們正在鼾睡時
我們都會出海去”彈”花枝
所”彈”的花枝其實是軟絲仔
因為軟絲仔都很精明
他們在白天時都不輕易上當
假蝦餌對他們沒有用
但在夜晚視線較差
我們拖動著的假蝦餌
就成為最大的誘惑
軟絲仔便會上當
但是這樣的收獲往往十分不定
有時一個晚上會捕到十多隻
有時也有空船而回的時候
這樣的心情雖有點起伏不定
但也充滿了與軟絲仔鬥智的樂趣。
而“釣”則是出海以鯖魚等較白金色的魚類
作為釣餌
吸引深海中烏賊(別的地方稱之為花枝)的注意
因為越白金色的魚
他們越喜歡
釣烏賊則不一定在晚上
在白天就可進行
而軟絲仔隨環境變色的本事比烏賊還高
從此可見軟絲仔是我們漁民可敬的對手
希望你們長大以後
也能有機會體驗到與軟絲仔鬥智的樂趣。
奇異的”驚”驗—九孔的繁殖 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貢寮最有名的養殖漁業是什麼嗎?我想大家都知道是九孔的養殖
貢寮海岸邊常有一池一池的池子就是九孔池
早期大部份設則在海蝕平台上
但因破壞了景觀
所以現在都禁止了。
你們看過九孔繁殖的情形嗎?阿公看過
而且是一種很特殊的經驗喔!
每種動物都有繁殖的季節與特性
譬如說燕子是春天時來台灣築巢生蛋
蟬是夏天才吱吱叫尋求伴侶
而水中的動物也是一樣
像九孔就是在季節交換
使水溫冷熱變化時
就會刺激他們排卵受精
以繁殖下一代。
動物就是這樣一代代地繁衍
大自然也才如此生生不息。
現在貢寮的九孔養殖
更是運用水溫冷熱交替的原理
採人工的方式
刺激母的九孔排卵
並將卵子統一置放於一池中
再刺激公的九孔排精
並置於另一池中。
為什麼不置同一池中呢?因為若精子一次兩隻以上進入卵子中
則會使卵子破裂
又因精子的數目遠大於卵子
所以希望以一比一的比例
來提高生產率
因此每次僅取一部份放於卵子池中
讓卵子精子在同等比率上
均勻配對。
你們下次若有機會參觀九孔繁殖的過程
要注意看喔
一片白白的卵子
沒有生命的現象
但當精子一鑽入卵子達成受精的剎那間
白色的卵子立刻出現了黑點
呈現的生命的跡象
似乎新的小九孔就在你眼前浮動一樣。
阿公就是在仔細觀察這過程時
感受到生命的奇妙。
鯨魚篇 接下來
要跟小朋友分享的是一個有趣的海洋生態
大家都知道
在海裡面體積龐大的魚類
除了鯊魚外
還有鯨魚
台語叫作〝ㄏㄞ ㄤ〞
大家對鯨魚印像最深刻的
大概就是牠頭頂上常常會噴出的水柱了
其實那是因為鯨魚本身體積相當龐大
所以牠的食量也很大囉!因此
每次牠一張開口
就會把一大範圍的海水和魚都吸進嘴巴裡
接下來魚兒們都進了鯨魚的肚子
而海水則會隨著壓力從頭頂上的孔噴出。
另外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
每次出海捕魚時
只要有鯨魚出沒
通常就看不到其它魚出現
魚兒們在海上
如果碰上了鯨魚
魚群們就會害怕得拼命游開
可能是因為當牠們聽到了鯨魚那特別的叫聲或是因為鯨魚的身上有一種腥味
使得魚兒都會躲得遠遠的
不敢靠近;於是魚群爭先恐後得往中間擠
每一條魚兒都不想游在魚群的外圍
深怕鯨魚一張口
就進了鯨魚肚子裡了
於是大家拼命得擠、不斷得擠
結果啊!有些魚就被擠到海面上來了
這時候
在海上捕魚的漁民們
就成了最大的贏家
只要船一靠近這些魚群
彎下身來
就可以用手捧起很多魚囉!是不是很有趣啊!編者言 不論是流氓叔林明村、風姿翩翩吳明卿阿叔或是林勝義先生
都是我們認識貢寮最重要的寶庫
在走訪的過程中
三貂角燈塔遠眺山海交織的景色、鹽寮灣的海蝕平台上青翠的綠藻、海濱豐富螃蟹螺貝及七彩美麗的熱帶魚等
一一都成為我們對貢寮最美麗的旅伴。
想寫的還很多
要認識的更多
我們更希望在這本小冊子記錄了貢寮鄉民的點滴後
能有貢寮鄉的本地或外地遊子加入我們
一起完成更細緻、更豐富的鄉土文化素材
讓新生的一代能真正認識父祖輩們對貢寮的海域由衷的愛與依賴
在成長之後
對他們的家鄉能產生和父祖輩們對貢寮一樣的認同之情
而非背離。
我們深深的認為教育雖是漫漫長路
卻是能讓我們福爾摩沙島脫出現在社會亂象困境的唯一的出路
更是我們貢寮鄉發展的希望之光。
請跟我們來打拼吧!
台北縣貢寮鄉!
我覺得是福隆便當
海灘
核電廠
海洋音樂季ㄚ每年年青人必定要去朝聖的地方喔
核電廠
真希忘那邊不要過度開發了
九份以經變了~進步是好事~但好多東西都消失了
好感動的解答~我是貢寮人~小學念貢寮國小~但是到今天才知道自己對貢寮的了解太淺薄了~志仁大大您好優ㄛ!!
福隆那裡的便當超讚的ㄝ不妨也可以去吃吃看ㄛ。
因為我阿嬤家就住在貢寮那裡的風景很漂亮的!!
歷史博物館|林家花園|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薰衣草森林|礁溪溫泉|陽明山國家公園|紅樹林|郵政博物館|鶯歌|北埔老街|市立美術館|基隆廟口|龜山島|頭城搶孤|童玩節|宜蘭四寶|三峽|龍山寺|矮靈祭|雪霸國家公園|南方澳|傀儡戲|地熱|客家擂茶|故宮博物院|
貢寮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1200268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